广告合作联系QQ:1325426082  |    |  客服中心  |  网站导航
发布信息当前位置: 首页 » 供应 » 其他 » 其他 »

进口耐冲压硬态弹簧钢板SK4
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品 牌: SK4 
单 价: 面议 
起 订:  
供货总量:
发货期限: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 天内发货
所在地: 广东 东莞市
有效期至: 长期有效
最后更新: 2021-05-19 10:47
浏览次数: 29
询价
公司基本资料信息






 
 
产品详细说明
 

品尚公司主要直销代理进口弹簧钢及国标 线钢厂弹簧钢,牌号规格齐全,品质保证,特殊要求可按客户需求预定,并为客户提供分条,裁剪等加工服务及17%税票,附带原厂材质证明及SGS报告,欢迎国内外新老客户来人来电洽谈业务,真诚期待与您携手共进,共创辉煌.

 

品尚弹簧钢带材

品尚库存尺寸规格及产品如下:

现货:带钢、钢丝、中厚板、板材、元棒、方棒


弹簧钢丝:0.5-5.0mm


弹簧钢棒:5.0-150mm


钢带规格:厚度从0.025mm-2.50mm,宽度3mm-365mm


弹簧钢板/卷:厚度0.1-5.0mm 宽度:1219mm长度:2500mm


钢带硬料厚度0.15mm-2.50mm 宽度3mm-330mm


为满足用户需求,我公司加工中心可为用户提供以下服务:


1、硬料钢带表面可以抛光、发蓝、发黄处理。


2、可根据客户需求规格分条,裁剪。


我公司能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定轧、分条、加工、热处理、物流、技术支持、进出口等服务。


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、机械、建筑、桥梁、冶金、船舶、轻工、军工等电子加工行业。


品尚弹簧钢线材

操作注意事项 
    (1)热处理前检查表面是否有脱碳、裂纹等缺陷。这些表面缺陷将严重地降低弹簧的疲劳 限。 
    (2)淬火加热应特别注意防止过热和脱碳,做好盐浴脱氧,控制炉气气氛,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与时间。
    (3)为减少变形,弹簧在加热时的装炉方式,夹具形式和冷却时淬入冷却方法。 
    (4)淬火后要尽快回火,加热要尽量均勺。回火后快冷能防止回火脆性和造成表面压应力,提高疲劳强度。 
    质量检查 
    热处理前
    (1)钢材的轧制表面往往就是制成弹簧后的表面,故不应有裂纹、折叠、斑疤、发纹、气泡、夹层和压入的氧化皮等。 
    (2)表面脱碳会显著降什弹簧的疲劳强度,应按规定检验脱碳层的深度。 
    热处理后
    (1)肉眼或低倍放大镜观察弹簧表的不应有裂纹、腐蚀麻点和严重的淬火变形。 
    (2)硬度及其均匀性符合规定。大量生产时,允许用锉刀抽检硬度,但必须注意锉痕位置应不影响弹簧的 后精度。 
    (3)金相组织应是托氏体或托氏体和索氏体的混合组织。 
    (4)板簧装配后,通常还要进行工作载荷下的永久变形以及静载挠度试验。

 

品尚分条 带

 

弹簧钢的热处理
    由于弹簧经常承受振动和长期在享变应力作用下工作,主要是疲劳破坏,故弹簧钢必须具有高的弹性 限和高疲劳 限。此外,还应有足够的韧性和塑性,以防止在冲击力作用下突然脆断。 
    在工艺性方面,弹簧钢应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和低的过热、脱碳敏感性。降低弹簧表面粗糙度能提高疲劳寿命。 
    为了获得所需的性能,弹簧钢必须具有较高的含碳量。碳素弹簧钢的含碳量在0.6-0.9%之间,由于碳素弹簧钢的淬透性差,故只用于制造截面尺寸不超过10-15mm的弹簧。对于截面尺寸较大的弹簧,必须采用合金弹簧钢。合金弹簧钢碳含量在0.45-0.75%之间,加入的合金元素有Mn ,Si ,W ,V ,Mo等。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,强化铁素体和细化晶粒,有效地改善弹簧钢的力学性能,其中Cr ,W ,Mo还能提高钢的高温强度。 
    在热状态下成型的弹簧(直径或厚度 般在10mm以上) 
    在冷状态下成型的弹簧(直径或厚度 般在10mm以下) 
    热成型弹簧的热处理工艺--用这种方法成型弹簧多数是将热成型和热处理结合在 起进行的,而螺旋弹簧则大多数是在热成型后再进行热处理。这种弹簧钢的热处理方式是淬火+中温回火,热处理后组织为回火托氏体。这种组织的弹性 限和屈服 限高,并有 定的韧性。 
    冷成型弹簧的热处理工艺--对于用冷轧钢板、钢带或冷拉钢丝制成的弹簧,由于冷塑性变形使材料强化,己达到弹簧所要求的性能。故弹簧成型后只需在250C左右范围内,保温30min左右的去应力处理,以消除冷成型弹簧所产生的内应力,并使弹簧定型即可。 
    耐热弹簧钢的热处理--内燃机的气阀弹簧是在较高温度下工作,有的还存在腐蚀性气氛,因此必须选用特殊的弹簧钢和合适的热处理规

 


 
更多..本企业其它产品

[ 供应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