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凝点和冷滤点是表征柴油低温运用功能的重要目标。凝点(SP)是标明柴油在低温环境中失掉流动性的高温度;冷滤点(CFPP)则可标明柴油经过柴油发动机供油体系时能造成滤网堵塞的高温度。对轻柴油而言,冷滤点比凝点目标在实际运用中显得更加重要。这是因为冷滤点与柴油的低温运用功能直接相关,而凝点主要是与柴油的储存、运送有关。在柴油中参加很低浓度(1‰以下)的降凝剂就可大大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,加剂办法灵活、简便。因为参加量少,不会改动柴油的其它功能目标,同时,使柴油的单位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其它降凝、降滤办法或途径所投入的成本。
柴油在较低温度下之所以凝结,是因为柴油中含有必定量的蜡(即正构烷烃),当温度下降时,这些蜡会逐步分出,并构成蜡晶。跟着温度的进 步下降,蜡晶会敏捷长大, 要构成平面状结晶,这些结晶彼此联结,以至构成三维网状结构,把油包在其间,使油失掉流动性而出现凝结状况。
通常柴油中的正构烷烃含量约为15%~30%,当柴油被冷却时,只需有2%左右的正构烷烃分出,就可使柴油凝结,柴油在必定温度下的析蜡量取决于生产该柴油的原油类型、馏程及调合柴油的各馏分油的加工方案和调合份额。
柴油机在作业时,柴油经粗、细滤清器,再经过高压泵、喷油嘴被喷入气缸。当柴油温度降至冷滤点温度时,所构成的蜡晶就会堵塞滤清器而影响油路的正常供油,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作业。
柴油中参加降凝剂后,当温度下降,蜡晶刚 构成时,降凝剂就会起到成核剂的效果与蜡晶共同分出或吸附在蜡晶表面上,阻挠了蜡晶间的彼此粘接,避免生成连续的结晶网,使蜡晶颗粒更加纤细,能很好地经过滤网。降凝剂这种损坏或改动蜡结晶的功用,就可下降柴油的冷滤点和凝点。
降凝剂的参加,能够改动蜡的结晶形状或蜡晶的大小,但并不能阻挠蜡晶的分出及减少析蜡量。因而,在降凝剂的效果下,当柴油温度下降到接近冷滤点时,柴油中会出现数量较多的纤细蜡晶颗粒,使油品外观变得污浊,但这并不影响柴油顺利经过滤网(或滤清器)。
